種種跡象表明,為穩定樓市,決策層在下一盤很大的棋。 前不久,一則住建部官員論述“設立國傢住房銀行條件已成熟”的文章透露瞭政府主管部門對樓市調控頂層設計的構想。住建部住房公積金監管司司長張其光、處長崔勇撰文稱,以住房公積金制度為基礎,設立類似國衛生傢住房銀行的政策性住宅金融機構,是增加住房消費需求的有效措施,應抓緊組織實施。 “設立國傢住房銀行的想法在這一時間節點上提出有特殊的意義。在住建部官員的分析中,穩定房地產市場、增加住房消費需求是設立住房銀行的重要條件,這與當前樓市調控最主要的市場目標相統一,更容易獲得認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一位負責人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雖然設立國傢住房銀行並非一朝一夕的事,但如果將它與之前9·30政策中提出的MBS、REITs以及本屆政府多次提出的“研究建立住宅政策性金融機構&衛生rdquo;放在一起,就能更清楚地看到中央穩定樓市的思路。 探路國傢住房銀行食品 食品按照張其光的設想,這一以公積金制度為基礎的國傢住房銀行,將整合各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為其“網點”,向繳存住房公積金職工提供低息住房貸款,增加中低收入傢庭住房消費需求。同時,公積金在國傢住房銀行匯總,將可以實現地區之間的調衛生配與流動,解決地區之間的公積金使用矛盾。 “目前,各地分開管理的事業化住房公積金管理體制,對公積金這一大筆資金沒有進行投資和金融風險管理的能力。住房公積金資金的閑置不僅與居民購房貸款難形成矛盾,也與保障性住房投資需求不匹配,但在分割體制下,各地資金很難調用流通。”一直關註公積金體制改革的上海社科院研究員張泓銘指出。 長期以來,一邊是銀行房貸利率高、放款難,一邊卻有數萬億公積金沉淀資金“沉睡”,這樣的矛盾現狀早已被各方詬病。張其光文章中引用的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全國住房公積金3.7萬億元,住房維修資金約5000億元。目前,全國共有管理中心342個,業務網點2651個,從業人員3.8萬人。 “從技術層面來講,設立國傢住房銀行的這一做法可操作性較強。如果各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可以直接整合,那麼住房銀行的資本金、組織架構及人員配備就已基本齊全。”中國銀行[1.73% 資金 研報]金融研究部研究員張偉指出。 公開數據顯示,目前,全國住房公積金貸款風險準備金已接近800億元,其中500多億元為超額撥備,這可轉化為住房銀行資本金。 業內分析人士陳劍波告訴記者,作為一個專業的政策性住房金融機構,國傢住房銀行初期隻需實行標準的金融機構運作準則,形成全國集中決策、分散管理、資金統一調撥的特殊住房金融系統,納入國傢統一的金融監管體系。 但真正實施起來,實現這樣的角色轉換並非易事。 “公積金制度改革之所以難以推進,正是因為其中涉及到各種復雜的利益。”一位接近住建部的知情人士告訴記者,一方面目前住房公積金主要由地方公積金管理中心管理支配,如果設立國傢住房銀行,那麼地方利益將受到影響;此外,安全當前的住房公積金主要存入中國建設銀行[1.88% 資金 研報]的賬戶中,一旦建立住房保障銀行,資金池發生改變,也將帶來重大利益調整。 實際上,由於此前在推進國傢住房銀行過程中遇阻,中央在2014年設立瞭國傢開發銀行住房金融部作為政策性住房金融機構的最初嘗試,主要解決棚改和保障性住房的建設資金需求。 業內分析人士陳劍波指出,與國開行主要針對保障房、基礎設施和開發商解決貸款需求的定位不同,國傢住房銀行應著眼中低收入購房者,發揮低利率、普惠性金融作用,滿足個人住房需求。 |